第二天入夜后罗士信只留下400人守城就悄悄的领兵向腾县进发,一路上人衔枚马勒口,20里的路程只两个多时辰就到了,从魏长生他们领兵出发后我就没安稳过,虽然罗士信的解释很清楚,但我还是担心派出的那500人出闪失,此时黑的伸手不见五指,只有对面几里外的敌营内有点点火光在闪,我正愣愣的望着那里出神,忽听背后罗士信的声音道:“九郎,你知道什麽是士气吗?”
我被他问的一愣,随后答道:“柳先生教我读的书上说,兵之胜负者,气也,兵士能为胜负而不能司气。
气有消长,无常盈,在司气者治制之何如耳。
凡人之为兵,任是何等壮气,一遇大战后,就或全胜,气必少泄。
又复治盛之以再用,则气常盈。
若一用之而不治,再用则浊,三用则锢,故无常胜之兵矣。”
罗士信笑道:“好一个故无常胜之兵,魏僚子的战威第四读过没有?”
我点头道:“故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士,如心之使肢也。
志不励,则士不死节;士不死节,则众不战。
励士之道,民之生不可不厚也,爵列之等,死丧之亲,民之所营,不可不显也。
必因民所生而制之,因民所荣而显之,田禄之实,饮食之亲,乡里相劝,死丧相救,兵役相从,此民之所励也。
使什伍如亲戚,卒伯如朋友,止如堵墙,动如风雨,车不结辙,士不旋踵,此本战之道也。”
罗士信点头道:“不愧是秀才军里出来的,怎麽也难不住你,那你们上官将军对士气又是怎麽说的?”
我答道:“我只记得上官大人说过一句,气根于心,则百败不可挫。”
罗士信叹道:“上官将军说的好啊,心者内气也。
故出诸心者为真气,出于气者为真勇,知道我为什麽要打这一仗吗?其实并非是为了争取那几日的时间,我军现在入敌境太深,而且马上要经受的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城,此时若士气不足还了得?夫战,勇气也。
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
彼竭我盈,故克之,我从来都只是对人说辅公佑会派重兵来夺褒城,其实不是这样,我料那辅公佑得知褒城失守后必然亲回,到时我们要面对的将是敌军整整七万之众啊,所以我才想多打几次胜仗,这样不但能给围城时减压,还能让士卒们始终保持住这种高昂的士气,这次没派你去诈营也有这样的考虑,不光士卒,也该让这些带兵的校尉们长长士气了。”
我听完他这话不解的笑道:“怎麽光让他们长?派我去不是也能让我长长士气吗?”
罗士信低笑了一声道:“你,就用不着了,上官将军还教过你们这样一句话吧?凡制国治军,必教之以礼,厉之以义,使有耻也。
夫人有耻,在大足以战,在小足以守矣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